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挖掘胶质母细胞瘤核心基因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分析

Data Mining in Bioinformatics of Core Gene of Glioblastoma and Analysis of Its Survival Progn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预后 靶点

摘要:
目的分析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核心基因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为GBM早期诊断、分子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候选靶点。方法检索、整理TCGA数据库中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谱芯片RNA-seq Level-3数据,利用R软件中edgeR包筛选具有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运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网络在线工具进一步建立蛋白互作网络(PPI)并进行Cytoscape可视化分析,运用网络分析插件CytoHubba筛选核心基因(hub gene);最后,结合R2数据库分析TP53、WNT5A、VAMP8等核心基因的表达与GBM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GBM中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共10144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5153个,表达下调基因4991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细胞增殖和p53等生物学功能和通路,表达下调基因的功能与通路主要富集于突触传递、神经递质释放和MAPK信号通路等;Cytoscape可视化显示PPI网络中12个核心基因表达异常与GB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2数据库检索发现TP53、WNT5A、VAMP8高表达组患者预后更差;SH3GL2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明显优于低表达组。结论差异基因所富集的生物学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可能揭示了参与GBM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其核心基因TP53、WNT5A、VAMP8、SH3GL2有望作为GBM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靶点。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