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γ干扰素血清浓度对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选择性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lective Antivi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消化内科 [2]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病科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结核 乙型肝炎病毒 γ干扰素 抗乙肝病毒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监测γ干扰素(IFN-γ)血清浓度指导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治疗前检测的IFN-γ血清浓度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半定量积分(SSS)进行相关分析,并依据IFN-γ血清浓度水平及是否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将受试者分为A组(高IFN-γ血清浓度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高IFN-γ血清浓度)及C组(低IFN-γ血清浓度)。所有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均给予优化抗结核方案(2HTE(S)Lfx/4HT)治疗。结果患者IFN-γ血清浓度与SSS评分呈正相关(r=0.6158,P(0.05),HBV-DNA定量与SSS无相关性(r=0.3265,P)0.05)。A组治疗后,HBV-DNA定量及IFN-γ血清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肝功能损害程度、HBV-DNA定量及IFN-γ血清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1);HBV-DNA定量明显低于C组(P(0.01),但肝功能水平及IFN-γ血清浓度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肝功能损害程度、HBV-DNA定量及IFN-γ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1);乙肝再激活率较C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IFN-γ浓度能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对于高IFN-γ血清浓度的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降低肝功能损害率及损害程度,而对低IFN-γ血清浓度患者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仍有较高的安全性,在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困难的条件下,IFN-γ血清浓度有望为此类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是否选择抗病毒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消化内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