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比格犬内皮祖细胞对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和成骨效果

Effects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on Vascularization and Osteogenesis of Tissue-engineered Bones in Beagle Dog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摘要:
目的评估比格犬内皮祖细胞(EPCs)对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和成骨效果。方法将比格犬骨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EPCs进行分离、培养、扩增,在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材料上进行接种。将EPCs/BMSCs/TCP、BMSCs/TCP细胞支架复合物和空白TCP分别植入比格犬下肢肌肉内,于术后3、6个月进行CT平扫,计算骨的相对CT值,并于术后6个月取材,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化和成骨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EPCs/BMSCs/TCP组的相对CT值为(366. 67±19. 51) HU,明显高于BMSCs/TCP组的(163. 00±30. 81) HU (t=2. 10,P=0. 0006);术后6个月, EPCs/BMSCs/TCP组的相对CT值为(553. 34±26. 86) HU,也明显高于BMSCs/TCP组的(241. 34±21. 57) HU (t=2. 11,P=0. 0006); BMSCs/TCP组(t=2. 10,P=0. 0255)和EPCs/BMSCs/TCP组(t=2. 10,P=0. 0006)术后6个月的相对CT值均明显高于该组术后3个月的相对CT值。术后6个月,HE染色显示空白TCP组未见骨结构形成和钙质沉积,EPCs/BMSCs/TCP组和BMSCs/TCP组可见成骨细胞、成熟的骨小梁及钙质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PCs/BMSCs/TCP组的外周、中心和整个支架的血管数量分别为(21. 67±1. 45)、(23. 33±2. 60)和(45. 00±1. 16)支,均明显高于BMSCs/TCP组的(8. 67±0. 88)(t=2. 07,P=0. 0016)、(9. 33±0. 67)(t=2. 07,P=0. 0065)和(18. 00±1. 00)支(t=2. 07,P=0. 001); BMSCs/TCP组与空白TCP组整个支架的血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 00±1. 00)支比(16. 67±2. 40)支; t=2. 07,P=0. 636]。EPCs/BMSCs/TCP组的成骨面积为(1 322 000±141300)像素,明显高于BMSCs/TCP组的(874 900±49 430)像素(t=2. 10,P=0. 04)。BMSCs/TCP组边缘区域的成骨面积明显高于中心区域[(170 000±42 320)像素比(613 900±90 290)像素; t=2. 10,P=0. 02]; EPCs/BMSCs/TCP组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的成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6 400±20 160)像素比(310 400±6917)像素; t=2. 10,P=0. 07]。结论 EPCs作为种子细胞联合BMSCs可在比格犬体内促进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和成骨效果。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