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初步研究

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of the symptomatic non-acute occlusion of large intracranial artery of circulation: preliminary stud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上海,200065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介入科,伊宁,835000 [3]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65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动脉闭塞性疾病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内再通 非急性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对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13例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后记录最初的手术结果(包括血管内再通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结果,评估出院时和术后90 d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11例血管内再通.8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为末梢栓塞,其中症状性3例、无症状性4例,1例症状性末梢栓塞患者同时合并术中血管夹层;1例为支架取栓相关的脑出血.术后患者均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出院时,11例血管再通患者,10例症状好转、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再通失败的患者,1例症状恶化、1例症状无明显变化.11例再通的患者,1例支架取栓后脑出血的失访;10例获得影像随访,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支架内80%狭窄、9例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或闭塞.12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1例再通患者支架内80%狭窄并再发TIA,9例无再发卒中或TIA发作,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功能良好,中位mRS评分明显下降[术后1(0~2)分、术前2(1~4)分];2例再通失败的患者,90 d的mRS评分功能恶化.结论 对于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非急性期闭塞患者,在严格筛选适应证的前提下,采取血管内再通治疗是可行、安全的,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缺血症状,降低再发卒中率,但长期确切疗效还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证实.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介入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