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先天性巨结肠肠穿孔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perforation caused by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nd Hirschsprung's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肠穿孔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先天性巨结肠

摘要:
目的 探讨由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先天性巨结肠( HD)引起的新生儿肠穿孔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42例NEC和22例HD所致新生儿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儿的早产儿比例、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发病日龄、术前临床症状及手术处理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NEC和HD引起新生儿肠穿孔的早产儿比例[95.23%(40/42例)比27.27%(6/22例)]、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90.48%(38/42例)比45.45%(10/22例)]及发病日龄[(14.48±10.51) d比(3.18±3.4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有正常排便比例[71.4%(30/42例)比27.3%(6/22例)]、发病时排黏液血便比例[95.2%(40/42例)比9.1%(2/22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2例NEC中8例行肠吻合术,34例因行肠吻合术风险大行肠造瘘术;22例HD行肠双腔造瘘术。结论 NEC和HD引起的新生儿肠穿孔需综合分析患儿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才能鉴别,NEC肠穿孔建议行肠吻合术,若吻合风险大,则行造瘘术;HD引起的肠穿孔建议行双腔造瘘术,若二者无法鉴别时,建议行肠造瘘术。

语种: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