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壳聚糖和透明质酸纳米聚电解质复合物吸附动脉粥样硬化特异抗体CD47的合成及体内外靶向实验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target antibody CD47 functionalized by nano-polyelectrolyte complexes between chitosan and hyaluronic acid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壳聚糖 透明质酸 聚电解质复合物 CD47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目的研究壳聚糖和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复合物(PEC)纳米颗粒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浓度和物理化学参数对靶向抗体CD47有效吸附的影响以及合成的纳米载体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靶向性。方法壳聚糖(CS)作为聚阳离子与透明质酸(HA)(作为聚阴离子)发生电荷中和,合成壳聚糖和透明质酸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粒子。一模型抗体——动脉粥样硬化靶向抗体CD47在水或PBS溶液中,与纳米颗粒作用4 h后,定量吸附在CS-HA纳米颗粒表面。将合成的纳米载体体内外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斑块相互作用,研究其靶向吸附作用。结果络合过程和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电荷混合比和聚合物浓度等参数。通过上述原理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的CS-HA纳米胶体,在水或PBS(pH 7.4)溶液中保持稳定1个多月。扫描电镜检测其形貌特征。CS-HA/CD47抗体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375~620 nm之间,Zeta电位为正。CD47抗体靶向的纳米载体可在体外有效吸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及动脉粥样斑块的表面。结论成功合成了CS-HA/CD47抗体纳米颗粒,该靶向纳米载体在体外可有效吸附到血管内皮细胞株及动脉粥样斑块的表面,是对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给药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效纳米载体。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