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5例临床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5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ritically il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 武汉市肺科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 多重耐药菌

摘要:
目的:分析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15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61.73±9.58)岁,≥60岁12例(80%)。男性10例(66.7%),女性5例(33.3%)。9例(60%)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15例(100%),咳嗽12例(80%),气促12例(80%),咯血1例(6.7%),腹泻2例(13.3%)。起病至气促平均时间(4.2±3.0)d。所有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值都明显降低,(0.15~0.63)×109/L,血白蛋白降低者10例(66.7%),CRP水平升高者15例(100%),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8例(53.3%)。氧合指数平均(134.60±50.48)mm Hg。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都出现并发症,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5例(100%),急性心肌损伤5例(33.3%),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20%),急性肝功能不全3例(20%),感染性休克8例(53.3%),消化道出血1例(6.7%)。15例患者中继发感染10例(66.7%),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中找到多重耐药菌(MDR)者3例(20%),痰培养找到真菌者3例(20%),其中2例(13.3%)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例(6.7%)为烟曲霉。死亡6例(40%)。结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白蛋白减低、CRP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是COVID-19患者发展为危重型的重要因素。呼吸衰竭、继发感染可能是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主要死因。预防MDR和真菌感染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1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