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江汉大学,武汉 430056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湖北省老年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市老年麻醉临床研究中心,武汉 430030
麻醉科
麻醉学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海口 5703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s
摘要: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围术期心脏手术的一大挑战,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和复杂的分子机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心脏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独特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lncRNA在MIRI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应用.研究表明,特异性lncRNA,如H19、MALAT1、HCP5和NEAT1,可以通过调节微小RNA(miRNA)表达参与各种信号通路来减轻MIRI并促进心功能恢复.外泌体作为递送lncRNAs的有效载体,通过特定的lncRNA/miRNA轴调节心肌细胞的存活和死亡,在心肌梗死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此外,lnc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超过传统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因此,深入了解lncRNA在外泌体介导的心脏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对开发新型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 ZDYF2021 SHFZ087)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江汉大学,武汉 430056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谢润珊,李依静,吴多志,等.长链非编码RN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4,41(4):88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