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
妇产科学系
计划生育专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Early-RICSI)
短时受精
新生儿结局
摘要:
目的 观察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Early-RICSI)的新生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IVF)或Early-RICSI治疗并成功分娩活产儿患者的新生儿结局,包括性别比、孕周、出生体重、早产、早早产、低出生体重、极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根据助孕方式,将患者分为IVF组和Early-RICSI组,其中IVF组共纳入单胎4 927例,双胎2 477例;Early-RICSI组纳入单胎369例,双胎161例。结果 单胎活产儿中,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性别比、孕周、早产率、早早产率、出生体重、低体重率、极低出生体重率和巨大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双胎活产儿中,IVF组的平均出生体重显著低于Early-RICSI组[调整后平均差及95%可信区间:52.3(13.8~90.9)g,P=0.008],但是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性别比、孕周、早产率、早早产率、低体重率、极低出生体重率和巨大儿率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并未对患者的新生儿结局造成额外风险。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80144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贺慧,黄博,吴黎,等.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的新生儿结局[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3,34(02):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