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单位:
[1]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妇产科学系
围产医学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过夜受精
短时受精
胚胎质量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过夜受精与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IVF)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2012年8月~2014年5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改良过夜受精及短时受精的IVF患者。改良过夜受精IVF组共132周期,短时受精IVF组共131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改良过夜受精IVF组与短时受精IVF组2 PN率、0 PN率、1 PN率、多PN率及受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过夜受精虽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可能通过提高2 PN率及受精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子使用效率。
基金: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课题[220927006,220933006]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纯,张帆,郑洁,等.改良过夜与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4):4167-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