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临床风险因素和血清学标志物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影响

Effects of Clinical Risk Factors and Serum Inflammatory Markers on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风险因素 血清炎性标志物 短期预后

摘要: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风险因素和不同病程时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9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炎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纳入GBS患者89例,其中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41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4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9.13±15.89)岁。83.3%(40/48)AMAN患者在发病前有前驱感染或创伤/手术史(与AIDP组比较,P=0.032)。AMAN组Hughes评分≥3分的患者占66.7%(32/48),25.0%(12/48)因病情危重进入ICU/呼吸支持治疗。AMAN组运动功能受损更严重[Hughes评分(3.02±1.08)分;MRC总分(35.94±15.30)分;与AIDP组比较,均P<0.05]。AMAN组出院时Hughes评分≥3分以上的患者占41.7%(20/48),提示短期预后不良。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病程分为早期(≤7 d)和急性期(8~21 d)两个时间点,观察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显示,AMAN预后较差组在病程早期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比值(CRP/Alb)、血清补体C3水平较预后较好组明显增高(均P<0.05);血清补体C3在病程急性期仍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结论 AMAN亚型、前驱感染或创伤/手术史、入院时高Hughes评分及低MRC评分、进入ICU/呼吸支持治疗和抗IgG-抗GM1、IgG-抗GD1b抗体阳性等临床风险因素和病程早期CRP/Alb、血清补体C3水平增高提示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武汉,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