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8F-FDG PET/CT结合MRI在癫(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 associated with MRI in epilepsy surge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PET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癫痫 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脱氧葡萄糖

摘要: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结合MRI定位致(癎)灶,指导癫(癎)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 67例癫(癎)外科治疗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根据术前评估以及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致(癎)灶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根据Engel分级将患者分为癫(癎)发作完全控制组(Engel Ⅰ)和癫(癎)发作未完全控制组(Engel Ⅱ~Ⅳ),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67例中48例患者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Engel Ⅰ,71.6%),11例Engel Ⅱ,5例Engel Ⅲ,3例Engel Ⅳ.18F-FDG PET/CT定位定侧结果与MRI检查结果一致或基本一致者63例,其中71.4%(45/63)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18F-FDG PET/CT与MRI检查结果不一致者4例,其中3例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63例中MRI与18F-FDG PET/CT均发现局限性异常者为41例,其中80.5%(33/41)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MRI发现局限性病变,但18F-FDG PET/CT呈更广泛性代谢异常者20例,其中55.0%(11/20)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结论 18F-FDG PET/CT结合MRI可为致(癎)灶定位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