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科研平台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内科学系
内分泌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贝伐珠单抗
等效性试验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摘要:
目的:比较仿制贝伐珠单抗注射液WBP264与原研贝伐珠单抗注射液Avastin
?在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单剂量、平行、对照的Ⅰ期临床试验。将公开招募的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入试验组(静脉输注WBP264)与对照组(静脉输注Avastin
?),给药剂量为3 mg/kg。给药前30 min内、给药开始后45 min、给药结束即刻、给药后2.5、3.5、5.5、9.5、13.5、24、48 h和第5、8、15、22、29、36、43、57、71、85和99天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其半对数图,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包括从0时至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AUC(AUC
0-t)和从0时至无限时间(∞)的AUC(AUC
0-∞)]、血药峰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max)、血浆消除半衰期、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等药代动力学参数。试验组与对照组AUC
0-t、AUC
0-∞和
Cmax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
CI)介于0.80~1.25,表明WBP264与Avastin
?药代动力学相似。在给药观察期间及每次采血随访时,对受试者进行体格、生命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记录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并进行AE严重程度分级以及AE与试验药物相关性评价。给药前和给药后第8、15、29、43、71和99天进行抗药抗体及其中和抗体检测,评估药物的免疫原性。
结果:纳入试验的受试者为7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有2例退出试验(未给药和给药后因个人原因退出各1例),安全性分析集77例,药代动力学分析集76例。2组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贝伐珠单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变化趋势相似,AUC
0-t、AUC
0-∞、
Cmax的几何均值比值(90%
CI)分别为1.04(0.98~1.10)、1.03(0.98~1.10)、1.09(1.03~1.14)。试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总体AE发生率[89.5%(34/38)比87.2%(34/39)]、与试验药物可能相关AE发生率[86.8%(33/38)比79.5%(31/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E严重程度仅试验组有1例为3级且经评估与药物无关,余为1~2级,以1级占绝大多数。试验组和对照组抗药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4/38)比10.3%(4/39),
P>0.05)。抗药抗体阳性者中和抗体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WBP264与Avastin
?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相似。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402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任秀华,余恒毅,方一念,等.仿制与原研贝伐珠单抗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比对的Ⅰ期临床试验[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2,24(6):3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