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和阻塞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共识.然而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正常的患者中仍然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并可导致心脏功能的持续减低和不良预后.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多项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冠状动脉微血管系统是由前小动脉和小动脉构成,负责调节和分配心肌的血流灌注.微动脉特征性功能为代谢产物依赖的血管舒张,以保证血流量与心肌的耗氧量相匹配.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在维持血管阻力、心肌血流灌注和能量交换中的作用,因此对心血管系统的稳态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生理情况下,冠状动脉重构是机体对压力刺激、损伤等因素的适应性改变,维持心肌能量代谢的动态平衡.然而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理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微血管出现狭窄阻塞和新生血管减少,使得心肌灌注减少,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在心肌病和部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中,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同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幅度与心脏的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重构和增加有效心肌血流灌注可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