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3D打印假体与单纯钉棒系统用于全骶骨切除重建的有限元分析比较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外科,湖北武 汉,430030 [2]武汉嘉一三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1 [3]青岛市市立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山东青岛,266000 [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骶骨切除 3D打印 假体 有限元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3D打印假体与单纯钉棒系统用于全骶骨切除后腰椎-骨盆稳定性重建效果的有限元分析差异。方法 创建三种腰椎-骨盆重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型1为单侧双髂骨钉双棒重建;模型2为单侧双髂骨钉双棒+3D打印假体重建,其中下方髂骨钉穿过假体;模型3为单侧双髂骨钉双棒+3D打印假体重建,髂骨钉不穿过假体。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为三组模型施加同样的材料属性和约束条件,假体与髂骨截骨面设定为表面-表面接触,摩擦系数为0.3,其余相互关系均设为绑定。限制双侧髋臼在三维坐标系上任意方向的移动,在L3椎体上终板施加960 N垂直向下的压力。记录内固定钉棒的平均最大应力以及L5椎体的下沉距离。结果 模型1所有髂骨钉、连接棒、L3和L5椎弓根钉平均最大应力及L5下沉距离均显著大于模型2与模型3(P(0.01),L4椎弓根钉平均最大应力显著小于模型3(P(0.01),与模型2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2上位髂骨钉和L3椎弓根钉平均最大应力显著大于模型3(P(0.01),L4和L5椎弓根钉、锁定钉及内侧连接棒平均最大应力显著小于模型3(P(0.05),下位髂骨钉和外侧连接棒平均最大应力与模型3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1和模型2上位髂骨钉平均最大应力均显著大于下位髂骨钉(P(0.05),模型3髂骨钉平均最大应力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3内侧连接棒平均最大应力显著大于外侧连接棒(P(0.05);在模型1和模型2中,内、外侧连接棒平均最大应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3D打印假体重建全骶骨切除后腰椎-骨盆稳定性可以减少钉棒系统平均最大应力,降低钉棒断裂的风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重建技术,但假体与钉棒的组合方式仍需继续探索。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外科,湖北武 汉,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