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
外科学系
心脏大血管外科
[2]瑞士洛桑大学中心医院胸外科,瑞士洛桑CH-1015
出处:
ISSN:
关键词:
体外肺灌注
肺缺血损伤
模型
动物
摘要:
目的:构建一套大鼠临床体外肺灌注(EVLP)系统并评估多种缺血条件下供肺体外肺功能。方法:24只大鼠心脏停搏后,供肺或3 h冷缺血(C3 h组,
n=6),或1 h热缺血后2 h冷缺血(W1 h组,
n=6),或2 h热缺血后1 h冷缺血(W2 h组,
n=6)。供肺均在体外常温灌注并通气3 h,评估肺顺应性、血管阻力、氧合指数等生理功能。各组差异采用2-way ANOVO分析,Dunnett’s法分析时间因素或Sidak’s法分析不同保存条件。EVLP后定量肺毛细血管周围水肿、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生物损伤标志物含量。各组差异采用1-way ANOVO及Tukey’s(正态分布数据)或Kruskal-Walllis(非正态分布数据)矫正。
结果:3 h EVLP后,W2 h组肺顺应性低于C3 h组[(0.31±0.11) ml/cmH
2O比(0.80±0.08) ml/cmH
2O,
F=0.656,
P<0.01]。W2 h组肺间质水肿,肺水增加[(6.288±4.060) g,
F=5.636,
P<0.01],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30.78±11.79) mg/ml,
F=6.290,
P<0.01]和乳酸脱氢酶(6.07±1.05,
F=22.67,
P<0.01),3-硝基络氨酸[(16.26±2.61) nmol/ml,
F=7.457,
P<0.01]水平高于C3 h组。
结论:本常温EVLP模型可对供肺进行体外功能和损伤生物标记物的定量分析,反映不同程度的热缺血损伤。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星宇,鲁门·帕拉帕诺夫,克里斯汀·克鲁格,等.大鼠常温体外肺灌注评估肺损伤模型的建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1,38(8):1594-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