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大鼠常温体外肺灌注评估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Establishment of experimental rat normothermic ex-vivo lung perfusion for evaluating of donor lung damag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430030 [2]瑞士洛桑大学中心医院胸外科,瑞士洛桑CH-1015
出处:
ISSN:

关键词: 体外肺灌注 肺缺血损伤 模型 动物

摘要:
目的:构建一套大鼠临床体外肺灌注(EVLP)系统并评估多种缺血条件下供肺体外肺功能。方法:24只大鼠心脏停搏后,供肺或3 h冷缺血(C3 h组, n=6),或1 h热缺血后2 h冷缺血(W1 h组, n=6),或2 h热缺血后1 h冷缺血(W2 h组, n=6)。供肺均在体外常温灌注并通气3 h,评估肺顺应性、血管阻力、氧合指数等生理功能。各组差异采用2-way ANOVO分析,Dunnett’s法分析时间因素或Sidak’s法分析不同保存条件。EVLP后定量肺毛细血管周围水肿、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生物损伤标志物含量。各组差异采用1-way ANOVO及Tukey’s(正态分布数据)或Kruskal-Walllis(非正态分布数据)矫正。 结果:3 h EVLP后,W2 h组肺顺应性低于C3 h组[(0.31±0.11) ml/cmH 2O比(0.80±0.08) ml/cmH 2O, F=0.656, P<0.01]。W2 h组肺间质水肿,肺水增加[(6.288±4.060) g, F=5.636, P<0.01],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30.78±11.79) mg/ml, F=6.290, P<0.01]和乳酸脱氢酶(6.07±1.05, F=22.67, P<0.01),3-硝基络氨酸[(16.26±2.61) nmol/ml, F=7.457, P<0.01]水平高于C3 h组。 结论:本常温EVLP模型可对供肺进行体外功能和损伤生物标记物的定量分析,反映不同程度的热缺血损伤。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