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骨科 510623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400014
[3]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 528000
[4]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儿童骨科 350007
[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 430016
[6]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长沙 410007
[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骨科,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
骨科
[8]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 518026
深圳市儿童医院
深圳医学信息中心
出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1,42(02):118-125.
ISSN:
0253-3006
关键词:
髋关节
闭合复位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摘要: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表现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507例(586髋)DDH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50例,女457例;左侧259髋,右侧164髋,双侧163髋。通过X线片评估T?nnis脱位程度分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Bucholz/Ogden分型)、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尝试建立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参考标准,并按该参考标准将患儿分为恢复组(200髋)和未恢复组(386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T?nnis分级、骨化核出现、术前和末次随访的AI和CEA、AVN和Severin分级。采用Cox回归分析、
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末次随访时,200髋(34.1%)恢复正常髋关节X线,78髋(13.4%)出现了Ⅱ型及以上AVN。年龄≥24个月患儿恢复率为8.8%(3/34),显著低于<12个月患儿的44.3%(47/106)、12~18个月患儿的35.5%(98/276)和18~24个月患儿的30.6%(52/1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恢复组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恢复率为27.0%(44/163),明显小于左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9.0%(101/259)和右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3.5%(5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恢复组术前AI(34.8°±4.2°)显著小于未恢复组(36.0°±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5.5年前累积恢复概率大致呈线性增长至56%,此后累积恢复概率的增速明显降低(年增长<5%)。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 ≥40°和Bucholz/Ogden Ⅱ型以上AVN患儿的累积恢复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0髋的平均恢复时间为(36.5±14.9)个月,其中93%(186/200)的髋关节在术后5年内恢复。恢复组年龄≥24个月患儿的恢复时间为(55.2±28.0)个月,显著大于<12个月患儿的(32.2±18.0)个月、12~18个月患儿的(36.9±11.9)个月和18~24个月患儿的(38.6±1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nnis Ⅱ级患儿的髋关节恢复时间(32.8±15.7)个月显著小于T?nnis Ⅲ、Ⅳ级患儿的40.2个月和4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DDH闭合复位术后5.5年内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表现的累积概率呈线性增长,此后到达平台期。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 >40°和AVN是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风险因素。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T?nnis Ⅲ/Ⅳ度会显著增加髋关节恢复至正常的时间。
基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研究所临床研究基金(GW CM C2020-6-005)
第一作者:
黎艺强
第一作者单位:
[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骨科 510623
通讯作者:
徐宏文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黎艺强,刘行,郭跃明,等.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表现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1,42(02):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