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麻醉科 [2]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心内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4]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镇痛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或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诊断为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择期行PVP或PKP的患者71例,其中男13例,女58例,年龄57~93岁,体重46~89 kg, ASAⅠ~Ⅲ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组,n=36),或局部浸润麻醉(C组,n=35)。E组在超声引导下于病椎两侧行竖脊肌平面阻滞,每侧注入0.4%罗哌卡因注射液15 mL;C组患者由手术医生于病椎两侧行局部麻醉,每侧用1%利多卡因15 mL。测试两组患者麻醉后皮区感觉阻滞效果,记录术中其它药物用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PVP/PKP工作套管软组织穿刺时(t2)、套管入椎弓根后(t3)、套管进椎体内时(t4)、球囊扩张时(t5)、骨水泥注入后(t6)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 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有无感觉异常和双下肢肌力,记录开始下地行走的时间;记录有无其它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皮区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段,E组VAS评分均较C组低,两组VA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6时段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补救浸润麻醉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6、12、24 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PVP/PKP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良好。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武汉市第四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麻醉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