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开展前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研究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随州市中心医院眼科,随州市44130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出处:
ISSN:

摘要:
目的:分析开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前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激光治疗适应证的变化,为临床ROP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2年2月至2019年7月确诊ROP并接受激光的早产儿的孕周、BW、治疗时PMA、激光参数、有无复发等资料,按开展抗VEGF治疗前、后分三组:A组44例82只眼:开展抗VEGF技术前所有需治疗的患儿;B组44例73只眼:开展抗VEGF后仍首选激光的患儿;C组11例21只眼:首选抗VEGF,复发后选用激光的患儿。统计分析各组临床参数差异及激光参数变化。结果:A,B,C三组的孕周、BW、治疗时PMA及激光数的差异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孕周和BW(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PMA:C组) B组) A组,任意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左右眼激光数)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自的左、右眼激光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4年后所有急进型后部ROP(aggressive posterior ROP,AP-ROP)患儿首选抗VEGF,部分复发病例选用激光。结论:孕周(28周和出生体重(1 000 g可能是ROP抗VEGF后复发的危险因素。AP-ROP及病变靠近后极且患儿PMA较小时,首选抗VEGF;病变靠近Ⅲ区且需治疗时,若患儿PMA)40周,优先考虑激光。这样既减少了手术风险,又可保留更多视网膜结构。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随州市中心医院眼科,随州市4413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1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