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淋巴结转移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31I治疗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喉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甲乳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碘131治疗 淋巴结转移率 临床转归 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分析淋巴结转移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手术后碘131(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后均行131I清甲治疗。依据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的不同,分为A组(转移率≤10%)14例、B组(转移率)10%且≤25%)36例、C组(转移率)25%且≤50%)33例、D组(转移率)50%)12例。随访9~27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统计患者治疗后临床转归情况(满意、不确切、反应欠佳)。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和临床转归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淋巴结转移率对预测临床转归为满意的最佳诊断阈值和诊断效能,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患者临床转归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各组患者性别、肿瘤T分期、肿瘤部位及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年龄、病灶数量和腺外侵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治疗后临床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率最佳诊断阈值为52.30%,此时预测患者临床转归为满意的敏感度为53.57%,特异度达94.87%,ROC曲线下面积为0.76。年龄、多发病灶、腺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率均是预测患者临床转归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率与PTC患者手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临床转归情况密切相关,随着淋巴结转移率的升高,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往往较差;淋巴结转移率的最佳诊断界值为52.30%,可作为预测患者临床转归情况的独立特异性指标。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喉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