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晚期肺癌患者183例,行CT引导下病灶区域定位,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深度,获取病灶组织,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基因突变.对EGFR基因突变患者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EGFR基因未突变患者行传统手术和放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 腺癌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率(71.3%)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EFGR基因突变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8%)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周围型肺癌EGFR突变部位、治疗总有效率及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外显子19 EGFR基因突变患者治疗效率明显高于非外显子19 EGFR基因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直径、空泡征、空洞、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差异显著,其中较小直径、空泡征或空洞征象考虑为预测外显子19 EGFR突变的重要观测指标,发生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为非外显子19 EGFR突变显著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灶CT特征性表现能够一定程度反映病灶的病理类型和基因突变情况,根据病灶特征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