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临床营养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肿瘤
纳米新技术
纳米类黄酮制剂
一级预防
摘要: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依然存在肿瘤组织可及性差和药物不良反应普遍的问题.黄酮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肿瘤有效,但其安全性和作用部位特异性尚未被评估.然而,膳食黄酮类化合物因溶解度小、代谢快、口服吸收差等特点限制了其在体内抗肿瘤活性的发挥.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在某些情况下还能通过生物转化等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生物利用度.纳米载体因可改变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而被设计用于靶向药物传递,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将大分子传递到细胞内的作用位点,同时还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体内、外研究均表明,纳米类黄酮制剂,特别是槲皮素、柚皮素、芹菜素、儿茶素和非瑟酮等在多种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作用,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仍有待阐明.本文就纳米类黄酮制剂在提高生物利用度、肿瘤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展开综述,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03215,8197438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武汉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高慧,付强,孙洁,等.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纳米制剂在肿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0,7(03):36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