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宫腔注射PBMCs改善小鼠胚泡着床障碍及其机制初探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子宫内膜容受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整合素β3 小鼠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注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着床窗期着床障碍模型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性成熟昆明雌性小鼠,将与同批雄性小鼠交配后发现阴栓者(妊娠第一天,Pd1)分为对照组、着床障碍组和PBMCs处理组,每组28只。PBMCs处理组于Pd2宫腔内注射PBMCs 2.5μl(1-2×107个/ml);着床障碍组和PBMCs处理组于Pd2早9∶00皮下注射米非司酮(0.08mg/0.1ml)复制着床障碍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Pd4晚10∶00处死各组部分小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Real Time-PCR检测着床窗期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整合素β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d8处死各组其余小鼠,观察胎泡着床情况,计算各组着床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着床障碍组小鼠的着床率和着床窗期VEGF及整合素β3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PBMCs处理组小鼠着床率和着床窗期VEGF及整合素β3蛋白和mRNA表达较着床障碍组显著增加(P(0.01),且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PBMCs宫腔内注射能提高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着床窗期子宫内膜VEGF和整合素β3表达,从而改善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