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单位: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15000江苏苏州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430030湖北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麻醉科
[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15006江苏苏州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急性心肌损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炎症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收住入院的确诊为COVID-19患者361例.通过电子病历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危重型组和非危重型组,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分为急性心肌损伤组和无急性心肌损伤组.结果 纳入的361例患者中,危重型患者55例(17.97%),合并急性心肌损伤患者36例(9.97%),死亡患者43例(11.91%).危重型患者中心肌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危重型(45.45% vs.3.59%,P<0.01),死亡组高于生存组(58.14%vs.3.46%,P<0.01).危重型患者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在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和预后分组之间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急性心肌损伤组年龄、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Cr)均明显高于无急性心肌损伤组(P<0.05).基础有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血小板计数(PLT)和高血压病是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OVID-19危重型和死亡组的患者中,急性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年龄、PLT和高血压病是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金:
苏州市姑苏青年拔尖人才项目(GSWS201906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l020440100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15000江苏苏州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郭晶晶,刘成,叶珣,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08):738-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