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的多中心回顾调查分析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 [2]广东省第二医院新生儿科 [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 [4]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5]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6]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7]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 [8]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9]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10]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婴儿 早产 新生 疾病 高危因素

摘要:
目的了解国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探讨影响其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为早期预防BPD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内10家NICU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胎龄(37周且存活≥28 d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出生后28 d是否用氧()21%)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生后28 d末用氧为非BPD组;生后持续用氧≥28 d为BPD组。计算各个胎龄BPD发病率;从数字表中随机选取360例非BPD早产儿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对两组患儿生后10 d内的总液体量、热卡摄入以及体重下降的百分比进行了组间比较。同时根据出生时胎龄在生后不同日龄进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即如胎龄(32周,在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进行评估;如胎龄≥32周,在生后56 d或出院时评估:①轻度:未用氧;②中度:FiO2(30%;③重度:FiO2≥30%或需机械通气。比较轻度BPD和中重度BPD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计量或计数资料描述,计量资料采取非参数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引入法找出BPD发病及其病情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10家医院胎龄(37周早产儿共12 351例,其中符合BPD诊断的156例,BPD发生率为1.26%。其中GA≤28、28~、30~、32~、34~、(37周BPD发生率分别为19.3%、13.11%、5.62%、0.95%和0.09%,BPD发生率随胎龄增加明显降低。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低于1.5 kg、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贫血、肺透明膜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机械通气、呼吸机持续时间≥7 d及PaO2/FiO2(300这8个因素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高危因素。BPD组与非BPD组患儿生后5 d内液体量摄入组间比较无差异,而BPD组患儿生后10 d内热卡摄入以及生后前3 d内体重下降的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156例BPD中,20份因资料丢失过多剔除,剩余136例病例中轻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1例,中重度65例。住院天数、用氧时间及氧浓度大于0.3持续时间、院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羊水污染、生后是否使用CPAP、呼吸机持续时间≥7 d、生后第一次血气CO2共9个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院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呼吸机持续时间≥7d这三个因素为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的高危因素。结论国内10家医院早产儿BPD发生率为1.26%,发病率随胎龄增加而明显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动脉导管未闭、贫血、肺透明膜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机械通气、PaO2/FiO2(300等是其高危因素,BPD组生后10d内热卡摄入明显低于非BPD组。预防院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减少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可降低BPD严重程度。

语种: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