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创伤患者外周血CD14-/CD11b+/CD33+髓源抑制细胞数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Quantity chang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D14- CD11b+ CD33+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2] 宜昌市夷陵医院急诊科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出处:
ISSN: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髓源抑制细胞 感染 免疫功能障碍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抑制细胞(MDSCs)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4例多发伤患者和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CD14-/CD11b+/CD33+作为MDSCs标志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DSCs所占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10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MDSCs数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对照组外周血MDSCs占(1.13±0.25)%,感染组多发伤患者伤后1,2,3和7 d外周血MDSCs所占比例分别为(1.20±0.22)%、(6.44±0.35)%、(13.84±2.07)%和(15.60±1.63)%,非感染组患者伤后1,2,3和7 d外周血MDSCs所占比例分别为(1.29±0.30)%、(4.93±0.32)%、(5.15±0.21)%和(3.77±0.34)%。两组2,3和7 d时MDSC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Cs比例与ISS、血清IL-10和C反应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多发伤伤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升高与并发感染相关,提示它可能在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