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地探讨吡非尼酮(PFD)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使用PFD防治肾脏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大鼠35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7只,模型组14只,治疗组14只。治疗组给予PFD 250 mg.kg-1.d-1,疗程14 d。假手术组于手术后14 d处死,后两组于手术后7及14 d分两批处死。行过碘酸希夫染色(PAS)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RTC)凋亡的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蛋白表达;比色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假手术组肾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TIF明显加重,RTC凋亡及Caspase-3表达增加(P(0.05),且14 d时较7 d时更明显,但治疗组以上指标明显改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增加(7 d较14 d时更明显),SOD活性明显下降(14 d较7 d时更明显);但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DA7 d时显著改善,14 d时差别不明显,SOD 7及14 d均明显改善,以14 d为甚。结论 PFD能明显减少UUO大鼠RTC的凋亡,从而改善TIF,上述作用可能与该药物抑制氧化应激和Caspase-3相关的凋亡途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