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心肌肥厚模型,探讨丹参酮的抗心室重构与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高血压的心肌肥厚模型,4周后将手术大鼠分为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 mg/(kg.d)],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 mg/(kg.d)]及缬沙坦组[E组,10 mg/(kg.d)],每组各8只,另有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AT1受体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T1受体和CaN的蛋白表达,通过Fura-2双波长荧光法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与A组和E组比较,B、C、D组的血压值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D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的LVMI、MFD值均高于A组,且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AT1受体蛋白和mRNA水平在B组中表达最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C、D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的AT1受体mRNA表达水平均未降至A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aN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丹参酮对其表达的干预呈剂量依赖性,D、E组间Ca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D、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组Ca2+浓度均高于A、D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可通过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的表达,起到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