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分析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再充盈参数,探讨其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亚急性期的患者及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左室各节段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的微气泡再充盈过程。根据灌注的函数公式y(t)=A[1-e-kt]+B,脱机心电图触发方式选择收缩末期(T波结束)帧和舒张末期(R波顶点)帧分别执行灌注曲线拟合,得到微气泡信号强度增加的高度(A值)、信号强度增加的速率(k值)并计算A×k值,比较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相应节段心肌血容量、心肌血流速度、心肌血流量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中收缩末期的A值、k值及A×k值均小于舒张末期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1±2.69)dB对(7.93±3.66)dB,P(0.05;0.36±0.15对0.42±0.19,P(0.01;2.88±1.29对3.39±1.61,P(0.05]。与收缩末期相比,舒张末期A值,k值及A×k值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分别为A值46.2%对43.3%,k值45.2%对41.4%,A×k值47.5%对44.8%,P值均(0.05)。病例组中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供血节段心肌的收缩末期再充盈参数明显小于非梗死冠状动脉供血心肌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值、k值及A×k值分别为(3.99±1.02)dB对(4.77±1.24)dB,P(0.05;0.31±0.13对0.35±0.16,P(0.05;1.25±0.74对2.39±1.11,P(0.01]。结论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再充盈参数可以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收缩末期各参数值具有更小的变异性,其中收缩末期k值是一个较好的评价指标。然而,显著的变异性提示这些指标适用于自身前后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