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和新型mucA突变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动态观察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biofilm formation of wild typ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pseudomonas seruginosa with the new mucA gene mut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C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感染性疾病研究所
出处:
ISSN: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mucA SYTO9/PI

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mucA突变的粘液型菌株PA17和野生型菌株PAO1生物膜(biofilm,BF)形成的动态过程,并比较2株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差异。方法 SYTO9/PI荧光探针标记PAO1和PA17,体外建立1d,3d,5d,9d时间点PAO1及PA17的BF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两株菌BF动态形成的过程。结果通过SYTO9/PI双染可以动态观察PAO1菌株和PA17菌株的BF形成过程;PAO1菌株和PA17菌株的BF形成过程有差异:PAO1菌株1d时已形成微菌落,3d时形成覆盖整个玻片的生物膜结构,而PA17菌株1d时仅有散在的不可逆粘附细菌,3d时才形成微菌落,5d时形成生物膜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2株菌生物膜形成的厚度均逐渐增加,且死菌的比例也逐渐增加。结论 PAO1和PA17BF的动态形成过程存在差异,而PA17与PAO1生物膜形成存在的差异可能与其mucA基因突变造成大量藻酸盐的产生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感染性疾病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1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