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的变化,为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3个不同时期收治的91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3组:1985年1月1日~1986年12月31日收治90例为"80年代组;"1995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收治318例为"90年代组;"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收治502例为"00年代组",针对不同的发病相关因素(年龄、职业、婚育史、流产史、避孕方式及异位妊娠患者的既往疾病和手术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高峰均为26~30岁,但显示20~25岁年龄段构成比例随年代逐渐增高(P(0.05)。职业分布显示,无业者的比例显著增高,其中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加。未育患者构成比升高,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流产史的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以人工流产为主,且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避孕的患者构成比显著增高,采用避孕措施的患者构成比下降(P(0.01)。既往史中宫腔手术史在三组中的比例均超过60%并逐渐增高,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是盆腔感染史,在三组中的比例逐渐上升(P(0.01)。结论:现阶段异位妊娠患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未婚未育患者比例增加,人工流产史、宫腔手术史、盆腔感染史、吸烟史是目前异位妊娠发病的重要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