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常见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是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血管炎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 将227例确诊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硫脲类(121例)和咪唑类(106例)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事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ANCA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抗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浓度.化学放光法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硫脲类组患者不良反应为药物性皮疹8例(6.61%),粒细胞减少4例(3.30%),肝功能损害3例(2.48%),ANCA阳性血管炎5例(4.13%).咪唑类治疗甲亢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疹7例(6.60%),粒细胞减少6例(5.66%),肝功能损害3例(2.83%),ANCA阳性血管炎0例.结论 服用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种药物治疗甲亢患者,药物性皮疹、肝功能受损和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硫脲类组发生ANCA阳性血管炎比率明显高于咪唑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