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肝功能的变化,为血吸虫肝损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部皮肤贴敷尾蚴的方法制备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分别在制模后第1、3、6、9周各处死模型鼠10只,第11周和正常对照组各处死6只。取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并称重,计算各个时期小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肾脏指数;肝脏组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损伤的病理变化和胶原纤维的沉积。摘除眼球取全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制备成功。随着时间的推进,模型鼠的肝脏组织在第6周逐渐出现嗜酸性肉芽肿结节、胶原纤维及虫卵的沉积;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在第6周逐渐升高,第6、9、11周时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ALT、AST在第6周达到高峰,而后下降,但均高于正常组水平(均P(0.01)。HA和PCⅢ分别在第6周和第3周达到高峰,而后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水平(均P(0.01);LN在第1、3、9周明显升高(均P(0.01);Ⅳ-C在第1周和第3周明显升高(均P(0.01),而后降至正常水平。ALT、AST水平与HA水平呈正相关(r=0.32、0.29,P(0.05)。结论随着时间的推进,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肝脏和脾脏是晚期血吸虫病主要的损伤器官,ALT和AST可基本反映肝脏的损伤情况,HA和PCⅢ可较敏感地反映血吸虫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