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在乳头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Clinical evaluation of endoscopic papillectomy for the diagnosis of tumors of the ampulla of Vater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 诊断

摘要: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papillectomy,EP)在乳头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8-01/2012-03来我院的1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价EP在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6例患者中,内镜活检诊断为腺瘤者12例,慢性炎症改变者4例.EP将乳头部肿瘤组织切除后整体送检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低分化腺癌者2例,高分化腺癌1例,腺瘤13例(其中1例腺瘤恶变,4例常规内镜活检诊断为慢性炎症改变者术后均确诊为腺瘤),EP术后准确率明显高于内镜活检法(P(0.05).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提示病变均起源于黏膜层,胰胆管扩张者9例,未见黏膜下层连续性中断及胰胆管受累者,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12例高回声病变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腺瘤,1例高回声病变局部见低回声区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腺瘤恶变,3例低回声病变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腺癌.EP术后2例低分化腺癌者、1例腺瘤恶变者及1例腺瘤者胆管开口处见病变残留,提示胆管受累,但术前EUS检查均未提示胆管受累;1例高分化腺癌及11例腺瘤者病灶均完整切除,术后切缘阴性.EP术后除2例出现黑便外,无急性胰腺炎、穿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死亡.结论:EP术将乳头部肿瘤组织切除后整体送检行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方法的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