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bandage contact lens in pterygium surge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翼状胬肉 疼痛 角膜上皮

摘要:
目的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病例研究,观察2012年3月至12月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28例(28眼),随机分为2组: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14眼)。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在手术结束时角结膜表面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术后3d取下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术后2h、6h、24h、48h、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的差异,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翼状胬肉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h、6h、24h、48h、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分别为(0.79±0.43)分、(0.88±0.53)分、(0.43±0.51)分、(0.29±0.47)分、(0.14±0.36)分,对照组分别为(2.57±0.51)分、(2.57±0.76)分、(1.86±0.66)分、(1.43±0.51)分、(0.86±0.53)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为P(0.01),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对照组为(1.57±1.34)分,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为(0.86±1.10)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对照组为(2.68±4.33)mm2,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组为(0.17±0.45)mm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随诊2~6个月未见感染、复发、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1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