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同孕周的正常胎脑不同区域ADC值进行测量,探讨其评价正常胎儿脑发育的可行性.方法 对40例孕周为24~41周的正常胎脑进行DWI扫描,b值为0和600 s/mm2,通过后处理软件测量胎儿颅脑额叶白质、基底节区、丘脑、枕叶白质以及小脑的ADC值,然后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对不同区域ADC值与随孕周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0名正常胎脑的整体额叶白质、基底节区、丘脑、枕叶白质及小脑半球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 800±214)×10-6、(1 400±100) ×10-6、(1 300±126) ×10-6、(1 700±133)×10-6及(1 400±155)×10-6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0.813,P<0.01).两两比较显示,除基底节区与丘脑和小脑半球的平均ADC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两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孕周的增加,基底节区、丘脑、枕叶白质以及小脑半球的ADC呈下降的趋势,其与孕周具有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68、-0.716、-0.830和-0.700,P值均<0.01).枕叶白质ADC值随孕周增加下降最快,小脑及丘脑次之,基底节区最慢;额叶白质的ADC值与孕周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胎脑不同区域ADC值具有特异性,并且ADC值与孕周的发展变化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定量评价正常颅脑发育以及早期诊断胎儿颅脑病变的特征性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