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 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血液内科
内科学系
出处:
ISSN:
摘要:
长期以来,国际预后指数(IPI)由于综合了年龄、侵犯部位、疾病进展程度、肿瘤负荷等多项参数而被广泛应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1],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IPI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同IPI评分的患者转归可能完全不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DLBCL预后因素的广泛研究,分子遗传学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证实:约80%的DLBCL患者伴有遗传学异常,这些异常可以累及多条染色体[2].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涉及Bcl-6、Bcl-2、c-myc及p53等.5%~15%的DLBCL患者存在c-myc基因异常.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 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钦璐,张沛凌,杨艳,等.应用FISH技术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myc基因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6):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