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检测和分选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及原代卵巢癌细胞中整合素β1(ITGβ1)阳性细胞,鉴定其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从临床卵巢癌患者腹水中成功分离卵巢癌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KOV3及原代卵巢癌细胞中ITGβ1和干细胞标志CD133的阳性率;流式分选得到ITGβ1(+)和ITGβ1(-)两群细胞后,采用qRT-PCR比较卵巢癌干细胞相关基因(CD44、CD133、ALDH1、OCT)及上皮间质化(EMT)分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e、MMP2、MMP9)表达情况,采用悬浮成球试验观察两者干细胞潜能。最后通过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有限稀释成瘤试验对比ITGβ1(+)/ITGβ1(-)细胞的成瘤能力、自我更新和自我分化能力。结果:SKOV3细胞中可检测到少量的CD133(+)细胞,其比率为(0.91±0.12)%,腹水原代细胞中CD133(+)比率为(2.38±0.34)%;ITGβ1检测SKOV3中ITGβ1(+)比率为(1.95±0.24)%,原代卵巢癌细胞中含量为(3.78±0.28)%;流式分选得到的ITGβ1(+)细胞较ITGβ1(-)细胞表达更高的干细胞基因(CD133、CD44、ALDH1、OCT4)(P(0.05)、更低的上皮标志E-cadherin(P(0.05)和更高的间质标志(N-cadherin、Vimentine、MMP2、MMP9)(P(0.05);悬浮成球试验结果显示:SKOV3细胞和原代卵巢癌细胞中ITGβ1(+)细胞较ITGβ1(-)细胞成球数量明显增多,球体体积也明显大于ITGβ1(-)细胞(P(0.05);体内成瘤试验结果显示:在SKOV3细胞系或原代卵巢癌细胞中102个ITGβ1(+)细胞即可成瘤,成瘤比率分别为1/5和2/5,成瘤时间分别为64天和54天;而至少需要104个ITGβ1(-)细胞SKOV3细胞系才有成瘤现象,至少需要103个ITGβ(-)细胞原代卵巢癌细胞才有成瘤现象,成瘤比率均为1/5,成瘤时间分别为78天和68天;ITGβ1(+)细胞的成瘤能力至少为ITGβ1(-)细胞的100倍。结论:卵巢癌细胞中ITGβ1(+)细胞高表达间质属性和干细胞基因,具备自我分化、自我更新和体内成瘤能力,ITGβ1(+)表型可考虑作为分选卵巢癌干细胞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