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妊娠期血小板减少344例作为观察组,按血小板(PLT)减少程度分2组:PLT≥50×109/L为A组(242例),PLT(50×109/L为B组(102例),同期随机选正常对照组为C组(101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孕期皮肤瘙痒、皮肤黏膜出血情况,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母婴预后。所有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单项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3组一般情况、早孕反应、皮肤瘙痒症状等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和ICP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TBA)和凝血功能检查(PT、Fib、PTA、INR)也明显异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常与肝功能异常、ICP同时存在,并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但对母婴预后无重大不良影响。本研究表明两者有一定相关性,但其病理基础及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