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人工干预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组织中LPAR3和 HOXA-11表达的影响

Influence of manual intervention on LPAR3 and HOXA-11 expressions at the endometrial implantation period in RIF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武汉430000 [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郑州450052
出处:
ISSN: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 子宫内膜搔刮术 同源框基因11 溶血磷脂酸受体3 调经促孕丸 反复种植失败

摘要:
目的:探讨对反复种植失败( RIF)患者进行人工干预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和同源框基因11(HOXA-11)表达变化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2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RIF患者分为搔刮组(子宫内膜搔刮,n=31)、中成药组(调经促孕丸,n=31)、未干预组(n=30)。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患者窗口期子宫内膜组织中LPAR3和HOXA-1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并观察3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搔刮组、中成药组患者窗口期子宫内膜组织中LPAR3和HOXA-11 mRNA及蛋白表达量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63和60.771,P<0.001;F=48.816和40.313,P<0.001),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搔刮组、中成药组复苏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是48.4%和32.3%,均高于未干预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8,P=0.032),但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搔刮术和口服调经促孕丸2种干预措施均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RI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武汉430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