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上海,200065
[2]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放射科, 上海,200065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脑性梗死
磁共振成像
血栓溶解疗法
摘要:
目的 用多模式磁共振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解剖学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小范围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评分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进行入院评分,以90 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疗效指标,分析比较不同部位、不同干预间隔(OTT)( <270 min、≥270 min)情况下急性小范围脑梗死的愈后. 结果 (1)不同发病部位小范围梗死发病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发病部位3个月后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部位位于端脑及基底节区的患者显著疗效比例高于另外2组. (2)OTT对小范围梗死的预后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发病部位的小范围脑梗死愈后不同. 不同干预间隔对小范围梗死的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温阿明,王培军,杨学东,等.多模式磁共振在指导小范围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