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康复医学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生物反馈训练
静态平衡
脑卒中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策略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实时反馈(KP)组、结果反馈(KR)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接受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KP组及KR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接受每天30min的自主平衡训练、视听实时反馈训练或阶段性运动结果反馈训练。于训练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便携式反馈设备评测各组患者静态平衡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KP组患者Berg量表总分提高幅度[(3.08±1.08)分]显著大于KR组及对照组(P(0.05),而KR组Berg量表总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组患者闭眼无支撑站立、双足前后站立评分的改善程幅度[分别为(0.92±0.79)分和(0.83±0.39)分]亦明显大于KR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KP组双足并拢站立和双足前后站立时其重心偏移角度[前向分别为(2.83±0.93)°和(6.15±1.85)°、后向为(2.56±0.88)°和(5.97±1.74)°、左向为(2.86±1.16)°和(6.49±2.42)°、右向为(2.68±1.43)°和(5.98±2.05)°]均较KR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KR组Berg量表其他指标评分及不同站立姿势下重心偏移角度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态人体重心和支撑面积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生物反馈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平衡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平衡功能训练及结果反馈式训练,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2014ZHYX009)%Independent innovation research fundation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ZHYX009)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谢凌锋,黄晓琳,黄杰,等.不同策略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04):2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