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建系及肝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Generation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to hepatocyte-like cell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胚干细胞 肝细胞样细胞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及其在体外快速高效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方法用核转染的方法将含有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3/4(Oct3/4)和p53短发卡RNA(shRNA)、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和Kr(u|¨)ppe样因子4(KLF4)、LMYC和LIN28的质粒导入健康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将其重编程为iPSC后并通过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建立的iPSC进行鉴定。在体外,按照肝脏正常发育的生长进程,将iPSC向肝系细胞方向分化,于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iPSC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的诱导细胞中特异性细胞分子标志表达。结果成功获得与人胚干细胞相似形态特征的iPSC,并且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结果均显示建立的iPSC表达干细胞多能性标记分子Oct3/4、Sox2、Nanog、阶段特异性抗原4(SSEA4)和肿瘤排斥抗原-1-60(TRA-1-60)。在体外研究中,iPSC可成功被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且70%80%的诱导细胞表达肝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白蛋白(ALB)及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GPR1)。结论 iPSC能够在体外高效分化为有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1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