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探讨心力衰竭不同阶段自噬水平变化

Variation of autophagy a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rt failur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主动脉狭窄 自噬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摘要: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自噬是如何变化的。方法: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控制在2426g,经主动脉缩窄(AB)构建心肌肥厚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0天、1周、3周、4周及8周)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LC3B-Ⅱ/GAPDH比值、beclin-1及P62蛋白水平;同时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结果:AB术后第1周,心脏组织中LC3B-Ⅱ/GAPDH及beclin-1的表达下降(P(0.05),心脏组织中p62表达水平升高(P(0.05),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到术后3周(P(0.05);但在第4周时,LC3B-Ⅱ/GAPDH比值在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无明显差异,而手术组心脏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量较非手术组高;而术后第8周时,LC3B-Ⅱ/GAPDH及beclin-1的表达均升高(P(0.05),p62明显降低(P(0.05)。此外,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脏组织中自噬小体数量,发现AB术后3周内自噬小体减少,第4周时,自噬小体数量开始增多,第8周时明显增多。结论:心肌肥厚过程中,自噬水平下降;AB术后第4周,心功能逐步由代偿转变为失代偿,而在心力衰竭时,心脏组织中自噬水平明显升高。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0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