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脑功能属性的变化

Altered functional brain propertie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图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网络

摘要:
目的基于图论的方法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脑功能属性的改变。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左侧ITN患者20例(ITN组)并同期招募年龄、性别与ITN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例(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使用GRETNA软件进行脑网络分析,比较全脑网络特征、脑区节点特征(全局效率、局部效率、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小世界"特性)的改变;采用基于网络的分析(NBS)比较大脑环路功能连接的改变。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TN患者脑功能属性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N组患者右侧踞状裂周围皮层(CAL)及双侧丘脑(THA)的聚类系数增高,右侧顶上小叶(SPL)的路径长度减小,左侧额上回(SFG)的全局效率增高,右侧SFG、右侧CAL、双侧楔叶(CUN)、左侧苍白球(PAL)的局部效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N患者左侧SFG的全局效率、右侧SFG的局部效率均与病程呈负相关关系(r=-0.500,P=0.035;r=-0.501,P=0.034);NBS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N组患者左SFG-右辅助运动区(SMA)、左SFG-右SFG、左SFG-右额中回(MFG)、左SFG-右额中回眶部(ORBmid)、左SFG-右额下回岛盖部(IFGoperc)、左SFG-双侧壳核(PUT)、左SFG-右PAL、右PUT-左内侧额上回(SFGmed)、左PUT-右尾状核(CAU)的功能环路连接增强。ITN患者左SFG-右BFGoperc功能连接强度与病程呈负相关关系(r=-0.487,P=0.041)。结论 ITN患者脑区节点的功能连接发生显著变化,与前额叶相关的功能环路连接显著增强,可能暗示了ITN患者对痛觉的高度敏感性及调节。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