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导航经皮置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n computer navigation for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摘要:
目的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导航经皮置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OLIF联合后路导航经皮置钉固定手术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977岁,平均(54.1±12.3)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腰痛和下肢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以评估临床疗效;并同期行腰椎X线,术后6个月行腰椎CT+三维重建及MR检查,测量和评估椎间隙高度、椎间孔大小、硬膜囊面积和矢状径、间隙前凸角、腰椎前凸角、滑脱率、椎间融合率等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19.0±23.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7.8±20.6)ml。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2.9±4.8)个月。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分别由术前(6.7±2.6)分、(6.3±2.7)分和50.5%±18.2%下降至末次随访时(1.3±1.0)分、(0.8±1.0)分和14.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F-36的PCS和MCS评分分别由术前(27.1±13.9)分和(51.0±22.7)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67.3±18.9)分和(81.2±1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滑脱率由术前23.5%±7.4%下降至末次随访时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间隙高度、间隙前凸角及腰椎前凸角分别由术前(6.0±3.6)mm、1.8°±6.2°和39.2。±8.4°提高至末次随访时(10.8±1.7)mm、6.2°±3.5°和45.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和MRI测量椎间孔大小分别由术前(140.6±36.0)mm2和(78.1±31.2)mm2增加至术后6个月时(179.8±35.6)mm2和(141.7±29.5)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硬膜囊面积和矢状径分别由术前(73.4±29.3)mm2和(5.2±3.2)mm增加至术后6个月时(124.5±26.6)mm2、和(9.5±2.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导航下经皮置钉准确率为95%,术后6个月时骨融合率为100%。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OLIF联合后路导航经皮置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全程微创,导航置钉精准、可靠,椎体滑脱复位确切,骨融合率高,并有效地扩大椎间孔、硬膜囊的面积起到间接减压作用,可为腰椎滑脱症的微创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