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的MSCT增强多参数鉴别诊断

MSCT features of gastric schwannomas an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神经鞘瘤 胃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程度分级

摘要:
目的对照病理回顾性分析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研究两者病灶增强CT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记录并分析14例胃神经鞘瘤(GS)及69例胃间质瘤(GIST)的临床资料、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强化程度、强化是否均匀、溃疡、坏死、钙化及气体、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动脉期与静脉期CT值差值及差值百分比,并将胃GIST病灶根据病理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再与GS组病灶进行比较。结果 GS组患者平均年龄更小(GS组50.5±7.2岁,GIST组57.4±10.0岁,P=0.017),其余两组间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GIST病灶强化更明显(GS组及GIST组强化程度为弱、中等、明显的病灶分别为8、6、0例和30、16、23例,P=0.005)且更不均匀(GS组及GIST组强化不均匀病灶分别为6、53例,P=0.026),余增强CT征象、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动脉期与静脉期CT值差值及差值百分比在两组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GIST病灶危险程度分级后,各组间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GS病灶相比,高危GIST病灶明显强化多见(P=0.003),在极低危、低危GIST病灶强化也稍明显(P=0.044和0.045),均有统计学差异。与GS病灶相比,坏死在高危GIST病灶中较常见(P=0.047),极低危GIST病灶大小明显较小(P(0.001),双期CT值差值及差值百分比较小(P=0.024)。结论与GS患者相比,GIST患者发病年平均龄稍大。相对于GS病灶,GIST中-高危病灶强化程度较高、强化更不均匀,高危病灶坏死征象更多,而极低危GIST病灶较小、双期CT值差值稍低,对于区分两者有一定鉴别意义。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