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
破裂风险
炎症
高分辨核磁共振
治疗
摘要:
(正)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80%是由其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1],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脑卒中疾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死亡率最高可达50%[2]。防治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面临两难选择。目前所知的未破裂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特点和动脉瘤特点两方面,患者特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日本血统或芬兰血统、吸烟史、既往SAH史、高血压史等,动脉瘤特征包括大动脉瘤、动脉瘤增大、位于后循环位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1064,81371222)%2018自主创新基金-学科交叉专项(540-5003540062)%2019年自主创新基金(5003540083)%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90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赵建玲,朱遂强,王芙蓉.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和治疗策略[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03):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