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嘌呤受体P2X7在电磁场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Role of P2X7 receptor in th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duced b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电磁场 P2X7受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摘要:
目的 探讨嘌呤受体P2X7在电磁场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雄性SD大鼠BMSCs,取第3代细胞实验。用1 mT、7.5~75.0 Hz的正弦波电磁场刺激BMSCs 1周后,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X7受体表达,筛选出作用最强的电磁场参数;用筛选出的电磁场刺激含有或者不含P2X7受体拮抗剂A740003 (5 μmol/L)的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的BMSCs 1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及骨桥蛋白(OP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胞内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ANOVA方差分析。结果 1 mT、15 Hz电磁场促进P2X7受体表达作用最强,其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0倍和1.9倍。1 mT、15 Hz电磁场组RUNX2、ALP及OPN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1、5.3、3.7倍,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1.6、1.5倍。含有A74000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的BMSCs受1 mT、15 Hz电磁场刺激后,RUNX2、ALP及OPN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单独电磁场组比较分别下降36%、42%和4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单独电磁场组比较分别下降28%、30%和26%。单独使用A740003或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阻滞剂LY294002(5 μmol/L)均使电磁场诱导的磷酸化Akt和GSK3β水平下降,同时使胞内β-catenin表达下降。结论 电磁场可促进大鼠BMSCs的P2X7受体表达,激活其下游的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并最终促进BMSCs成骨分化。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