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肿瘤嗜神经生长对鼻腭部腺样囊性癌和鳞癌的鉴别

Value of perineural sprea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nasal cavity, paranasal sinus, and palat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鳞状细胞癌 癌鼻腭部 嗜神经生长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嗜神经生长影像学征象,探讨其对鼻腭部腺样囊性癌(ACC)和鳞状细胞癌(SCC)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018年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腭部原发性腺样囊性癌和鼻腭部原发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嗜神经征象发生率以及对神经孔道侵蚀的差异。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对嗜神经征象评估的一致性。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间嗜神经生长征象发生率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嗜神经征象对两组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两名医师对嗜神经征象评估一致性好(Kappa值均)0.75,P(0.001)。腺样囊性癌翼腭窝脂肪间隙消失、神经不对称增粗强化、海绵窦被软组织包绕、Meckel腔T2高信号消失、颞下窝肌肉水肿强化发生率均高于鳞癌(P(0.05)。腺样囊性癌对翼管、腭大孔、圆孔、卵圆孔侵蚀的发生率高于鳞癌(P(0.05);两组间对眶上裂、视神经管、眶下裂、蝶腭孔侵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不对称增粗强化和腭大孔扩大是鼻腭部腺样囊性癌显著预测因子,优势比分别为14.5(95%CI:2.981~70.384)、7.1(95%CI:1.406~35.891)。腺样囊性癌嗜神经生长征象发生率(0.50±0.28)高于鳞状细胞癌(0.13±0.14),P(0.05。以出现3个嗜神经征象为诊断指标,鉴别腺样囊性癌和鳞癌的敏感度为78.3%,特异度为88.0%,ROC下面积(AUC)为0.88。结论肿瘤嗜神经生长影像学特征在鼻腭部腺样囊性癌和鳞癌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可用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